返回

2024年2月14日贵州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历年题库解析

2024-02-14 10:41:46互联网

1.1.5~2岁的儿童使用的句子主要是()。

A.单词句

B.电报句

C.完整句

D.复合句

2.按照皮亚杰的观点,2~7岁儿童的思维处于()。

A.具体运算阶段

B.形式运算阶段

C.感知运算阶段

D.前运算阶段

3.在陌生情境实验中,妈妈在婴儿身边时,婴儿一般就能安心地玩玩具,对陌生人的反应也比较积极,婴儿对妈妈的这种依恋类型属于()。

A.回避型

B.无依恋型

C.安全型

D.反抗型

4.婴儿手眼协调动作发生的时间是()。

A.2~3个月

B.4~5个月

C.7~8个月

D.9~10个月

5.按顺序呈现“护士、兔子、月亮、救护车、胡萝卜、太阳”的图片让幼儿记忆,有些幼儿回忆时说:“刚才看到了救护车和护士、兔子和胡萝卜,还有太阳和月亮。”这些幼儿运用的记忆策略是()。

A.复述

B.精细加工

C.组织

D.习惯性

6.杜威认为,学校生活的组织中心是()。

A.教材

B.家长

C.教师

D.儿童

7.幼儿学习的基础是()。

A.直接经验

B.课堂学习

C.间接经验

D.理解记忆

8.幼儿拿一根竹竿当马骑,竹竿在这个游戏中属于()。

A.表演性符号

B.工具性符号

C.象征性符号

D.规则性符号

9.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是()。

A.平时观察

B.期末测查

C.问卷调查

D.家长访谈

10.幼儿鼻中隔是易出血区,该处出血后,正确的处理办法是()。

A.鼻根部涂抹紫药水,然后安静休息

B.让幼儿头略低,冷敷前额、鼻部

C.止血后,半小时不做剧烈运动

D.让幼儿仰卧休息

1.B【解析】1.5~2岁儿童语言发展为双词句阶段,就像我们发电报时用的语言,也被称为“电报句”。

2.D【解析】前运算阶段(2~7岁),个体开始运用简单的语言符号从事思考,具有表象思维能力,但缺乏可逆性。

3.C【解析】安全依恋于母亲的儿童,当母亲在场时,会自由地进行探索,与陌生人打交道,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得心烦意乱,并在看到母亲返回时高兴。

4.B【解析】4~5个月的婴儿出现最初的手眼协调。

5.C【解析】组织策略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关系,对学习材料进行系统、有序的分类、整理与概括,使之结构合理化。组织策略在幼儿阶段表现不明显,他们只是采用最初级的形式,如把两种有着某种共同点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记忆。

6.D【解析】杜威是现代教育的代表,提倡“儿童中心论”,他认为学校生活应以儿童为中心来开展。

7.A【解析】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,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。

8.C【解析】象征性游戏的标志是“以物代物,以人代人”。

9.A【解析】幼儿通过日常生活活动获得发展,因此日常的观察是评估幼儿发展的最佳方式。

10.B【解析】止鼻血的有效方法为头略低,冷敷前额和鼻部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