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青少年法律知识竞赛题库(共50道试题及答案)
1、法律咨询专用电话是?(A)
A、12348
B、12345
C、12358
D、12398
2、我国刑法规定的相对负刑事责任的年龄是(C)
A、14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
B、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
C、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
D、不满14周岁
3、根据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的规定,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?(C)
A、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的隐私
B、中小学校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
C、因未成年人思想观念不健全,因此法院审理离婚案件时可以不听取未成年子女的意见
D、对羁押、服刑的未成年人,应当与成年人分别关押
4、根据《治安管理处罚法》的规定,(B)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,从轻或者减轻处罚。
A、年满18周岁
B、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
C、已满16岁不满18周岁
D、未满16周岁的
5、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,是实施(B)的重要内容。
A、德育
B、素质教育
C、政治教育
D、体育教育
6、询问不满十六周岁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,(C)到场。
A、无需通知其父母或其他监护人
B、可以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
C、应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
D、适当通知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
7、除因疾病或者其他特殊情况经当地人民政府批准的以外,对不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,由当地(A)予以批评教育,并采取有效措施,责令送适龄女性儿童少年入学。
A、人民政府
B、所在学校
C、教育主管单位
D、所在乡镇社区
8、国家采取措施,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和(B)的学生接受高等教育。
A、山区
B、经济困难
C、边远地区
D、落后地区
9、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法》规定,下列哪个场所应当悬挂国徽?(A)
A、出境入境口岸的适当场所
B、车站、机场等公共场所
C、国有企业的礼堂
D、学校教室
10、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》规定,全日制中学小学,除假期外,(B)举行一次升旗仪式。
A、每天
B、每周
C、每学期
D、每季度
11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》规定:普通高级中等学校、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,对符合国家规定录取要求的残疾考生(A)入学。
A、必须招收
B、可以视情招收
C、可以拒绝
D、按学校要求
12、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所称的未成年人是指未满(B)周岁的公民。
A、16周岁
B、18周岁
C、20周岁
D、22周岁
13、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招用未满(B)周岁的未成年人,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。
A、18周岁
B、16周岁
C、12周岁
D、10周岁
14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、日记、电子邮件,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、毁弃;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,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,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、日记、电子邮件由(B)代为开拆、查阅外,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、查阅。
A、其班主任老师
B、其父母或者其监护人
C、由未成年人委托的人员
D、未成年人的朋友
15、《未成年人保护法》规定,对羁押、服刑的未成年人,应当与成年人(B)关押。
A、一起
B、分别
C、视其性质
D、以上都不对
16、根据《青海省未成年保护条例》(C)以上人民政府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,指导、协调、监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。
A、乡、镇
B、地、市级
C、县级
D、村级
17、《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自(B)起施行。
A、2012年12月1日
B、2012年11月1日
C、2011年11月1日
D、2012年1月1日
18、根据《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学校应当组织开展文化、体育、艺术、科普等课外活动,保证未成年学生的课外活动时间。未成年学生每天参加体育锻炼不得少于(A)小时。
A、1小时
B、2小时
C、3小时
D、半小时
19、根据《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每年(A)月为未成年人保护宣传月。
A、6月
B、7月
C、8月
D、9月
20、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,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坚持(A)的原则。
A、教育为主、惩罚为辅
B、惩罚为主、教育为辅
C、教育与惩罚并重
D、以上都不是
21、根据《青海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》本省行政区域内未满(C)公
民的保护,适用本条例。
A、14周岁
B、16周岁
C、18周岁
D、20周岁
22、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,营业性歌舞厅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,应当设置明显的(A)标志,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。
A、未成年人禁止进入
B、小学生禁止进入
C、衣冠不整者禁止进入
D、单独不得进入
23、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,国家、学校和(B)应当对未成年人进行理想教育、道德教育、文化教育、纪律和法制教育。
A、父母
B、家庭
C、监护人
D、老师
24、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,学校应当结合实际举办以(A)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活动。
A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
B、打击青少年犯罪
C、法制宣传
D、法律宣传
25、国家、社会、学校和家庭应当教育和帮助未成年人运用(A)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。
A、法律手段
B、政府行政手段
C、自力救济手段
D、信访手段
26、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,有关主管部门和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,对进入营业性(B)的中小学生优惠开放。
A、舞厅
B、影剧院
C、酒吧
D、书店
27、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,引诱、教唆、强迫未成年人吸食、注射毒品或卖淫的,应依法(B)。
A、处罚
B、从重处罚
C、加重处罚
D、从严处罚
28、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,未成年人有严重不良行为,因(B)或者情节特别轻微免予处罚的,可以予以训诫,并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管教。
A、不满16周岁
B、不满14周岁
C、不满18周岁
D、不满20周岁
29、对于(A)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,一律不公开审理。
A、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
B、已满16周岁不满20周岁
C、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
D、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
30、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(C),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。
A、人格尊严
B、隐私权
C、受教育权
D、生存权
31、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,对出版专门以未成年人为对象的(A)等出版物,国家给予扶持。
A、图书、报刊、音像制品
B、教科书
C、图片、画册
D、动漫
32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所规定的“严重不良行为”,是指严重危害社会,但尚不够(A)的违法行为。
A、刑事处罚
B、学校纪律处分
C、道德谴责
D、民事处罚
33、如果发生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行为,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,任何组织或个人有权予以劝阻、制止或者(B)。
A、歧视侵权人
B、向有关部门提出检举或控告
C、惩罚侵权人
D、谴责侵权人
34、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(A)校舍和其他教育教学设施中活动。
A、危及人身安全、健康的
B、简陋的